刘永刚,男,1977年生,甘肃兰州人,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。先后获历史学学士、专门史硕士、法学(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政治学专业)博士学位。云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人员,合作导师周平教授。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、与云南省首批博士后定向资助基金获得者,也是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“云南沿边地区非传统安全研究”的骨干成员。主要从事民族政治学、边疆治理、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与政治等的研究。
一、主要学术成果
先后围绕着民族政治学、民族问题、民族地区政治与社会等议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出版专著1部。要者有:
1.《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与中华民族建设》,《广西民族研究》(全国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刊),2017(1);
2.《中国边疆治理中的政治建设论纲》,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》(cssci来源刊),2017(4);
3.《“国家认同问题”与“民族问题”辨析》,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》(全国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刊),,2017(5);
4.《中华民族的属性和地位——兼论“中国”“中国人”“中华人民”意涵的统一性》,《广西民族研究》(全国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刊),,2017(4);
5.《合作治理:中国陆地边疆治理的多元关系及实现路径》,《学术论坛》(全国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刊),,2017(4);
6. 《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问题与边疆治理析论》,《云南行政学院学报》(全国中文核心期刊),2016(1);
7.《边疆治理视野下跨界民族成员的身份选择与公民身份建构——以云南省为例》,《吉首大学学报》(cssci来源刊),2016(2);该文被《报刊复印资料·民族问题研究》2016年第5期全文转载;
8.《边疆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多维空间与空间构设》,《思想战线》(全国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刊),2016(5);该文被《新华文摘·数字版》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
9.《国族、国族建设与中华现代国家》,《新疆大学学报》(cssci来源刊),2016(6);
10. 《民族国家理论多学科研究成果述评》,《湖北行政学院学报》,2015(6);
11.《合法性系统视域下中国边疆治理体系的转型与重构》,《新疆社会科学》(cssci来源刊),2015年第5期;
12.《国家与社会关系视域下的民族权力析论》,《广西民族研究》(全国中文核心刊、cssci来源刊),2015(2);
13.《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问题与边疆治理》,《民族工作研究》,2015(1);
14.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涵与时代价值》,《民族论坛》,2014(12);
15.《跨界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同与公民身份建构》,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》(全国中文核心刊、cssci来源刊)2014年第5期;
16.《民族自治视角下的多民族国家的制度模式与族际政治》,《黑龙江民族丛刊》(全国中文核心刊、cssci来源刊)2014年第4期;
17.《朱伦:民族政治理性化视角下的"民族共治"理论构建》,《民族论坛》,2014年第6期;
18.《多民族国家的制度模式与民族差异包容》,《黑龙江民族丛刊》(全国中文核心刊、cssci来源刊)2013年第6期、《人大复印资料·民族问题》2014年第3期。该文被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“中国干部学习网·学习中国”《政治学·前沿关注》全文刊载;
19.《龙云主政时期云南的基层建政与社会控制》,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》(全国中文核心刊、cssci来源刊),2013年第5期;
20.《缅北冲突背景下我国景颇族认同意识探析》,《民族工作研究》,2013年第6期;
21. 《跨界民族成员国家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挑战》,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》(cssci来源刊)2013第1期;
22. 《地方治理视域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绩效评价》,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》(cssci来源刊)2012第5期;
23. 《民族认同、国家认同与现代国家》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(全国中文核心刊、cssci来源刊)2012第4期;
24. 《构建民族-民主国家——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》,《前沿》(全国中文核心刊)2011年第1期;
25. 《理性选择理论与民族研究辨析—基于自由民族主义的政治学分析》,《世界民族》(全国中文核心刊、cssci来源刊)2010(6);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《民族问题研究》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;
26. 《自由主义视野下的民族权利》,《内蒙古社会科学》(全国中文核心刊、cssci来源刊),2009年第5期;
27. 《20世纪中国民族地区政治发展论略》,《新疆社会科学》(cssci来源刊),2008年第3期。
二、主要获奖
1.云南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,2011年。
2.云南省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,2015年。
三、主持的科学研究项目
1.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《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设研究》(项目号14BZZ026)。
2. 2012年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《云南跨界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——国家公民身份的视角》(项目号QX201222)。
3.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《百年共和的经验和启示:少数民族和民族宗教对现代中国建立、建设和治理的贡献和潜力研究》第三子课题。
4.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《边疆治理中的国家认同机制研究》(2015M570799);
5.云南省教育厅2015年重点项目《边疆治理中的国家认同建设研究》(2015Z60)。
6.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一般项目《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认同的想象空间研究》(YB2016023)。